笑尿了是种病,千万别大意
2021-08-25 09:41:12妇女保健科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指在运动、打喷嚏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溢出。起病初期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跑步等腹压增加时出现尿液溢出,严重时在走路、休息时也会有尿液溢出。
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受到尿失禁的影响,20~29岁尿失禁患病率是7.6%,65岁以上高达53.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有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该病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低,诸多患者长期忍受压力性尿失禁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慢性健康问题,害怕与人交际,因而,压力性尿失禁也被称为“社交癌”。 压力性尿失禁少见吗?
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1.妊娠和分娩
妊娠时身体的重力轴指向由骶尾骨方向转至盆底肌肉,加之子宫日益增大,使盆底肌处于持续受压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出现松弛;分娩时,随着胎头的下降,产道被动扩张,肛提肌过度伸展,阴部神经被拉伸、挤压、去神经化,导致盆底肌收缩力减弱。
2.年龄
随着年龄增加,盆底神经组织退行性变化,盆底和尿道周围组织萎缩,盆底支持力大幅度减弱,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粘膜变薄、萎缩,进一步引发该病。
3.其他相关因素
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盆腔会阴手术、激烈运动、 重体力劳动、吸烟等,都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相关。
压力性尿失禁还常常伴随其他盆底疾病,比如盆腔器官脱垂、阴道松弛症、性功能障碍、急尿频、尿急等等。
尿失禁严重程度如何判断?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发生尿失禁,不需要佩戴尿垫。
中度: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发生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防治?
首先,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的。
1.锻炼盆底肌;
2.产后及时盆底康复;
3.控制体重,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减少对盆底功能的慢性损伤。
如果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也不要紧张,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医学检查和评估,医生明确诊断后会为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有很多治疗措施哦!
1.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锻炼)
每次进行锻炼前,先将尿液排空,开始先收缩3~5秒钟以上,然后彻底放松3~5秒钟,重复这样的动作15-30分钟,每天进行2-3次,6-8天为一个疗程,4-6周改善,3个月显效。该锻炼主要目的是盆底肌的锻炼达到足够的锻炼量,才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当然正确的训练方式是效果的保障。
因此,在最开始,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指导。医生在了解您的盆底肌功能状态后,针对具体的疾病情况,可以为你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更准确的方案。这样,你就可以避免错误的锻炼,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1.阴道哑铃训练
阴道哑铃是盆底治疗后带回家使用的巩固治疗手段。一般1套哑铃有5个,从1-5号依次从轻到重,训练方法俗称哑铃过5关,分别是站立、平地走路、上下楼梯、小跳、深蹲。首先把哑铃清洗干净,完全深入到阴道内1个手指尖的位置,也就是2cm,然后做运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阴道哑铃训练应该是持续性的,如果这个阶段肌力已经到达5级,后期可以自行做凯格尔收缩训练,如果训练一段时间后,或者有一段时间没有训练后,又有漏尿或者小腹坠胀症状出现,可能要继续阴道哑铃训练。
2.物理治疗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选择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磁刺激、盆底肌筋膜手法等无痛无创的治疗方式治疗轻中度尿失禁,也可配合增加尿道括约肌收缩力、改善盆底功能的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重度尿失禁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我院盆底泌尿妇科的手术也是棒棒的!
你的盆底肌还好吗?
你有尿失禁吗?
来,跳个绳试试?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遵循先进的妇女保健技术,致力于集医疗、保健、健康促进和管理一体的综合保健服务,对青春期、产后、更年期女性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促进和维护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妇女保健的前沿。
对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开展手法治疗及物理治疗,保持在省内盆底康复领域的领先地位。
地址: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门诊4楼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