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返校儿童的心理防护
2020-04-16 08:44:36儿童保健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井然有序的生活。在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寒假,家长们终于迎来了开学的好消息,积极地为孩子开学做着各种准备。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生提醒家长:在为孩子准备疫情防控物资的同时,别忘了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哦。
一、返校在即的状态调适
1.调整作息时间:在家尽量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慢慢的调整回上学期间的作息规律。
2.调整心态: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适当外出活动,逐步适应外界的公共环境,尽可能减少由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安和紧张等焦虑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3.提高免疫力: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适量运动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
二、了解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应激反应
1.什么是应激反应?
个体因为各种应激事件(如重大的自然灾害、亲人离世等)所导致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称之为应激反应。
2.主要的应激反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反应:通常个体在遭受重大事件时会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全身乏力等躯体不适反应。
(2)认知反应:遭遇重大事件(如此次疫情)后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认知能力的减退。
(3)情感反应:儿童青少年情感不稳定,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容易出现紧张、担心、害怕等焦虑情绪或者情绪低落、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抑郁情绪。
(4)意志行为:在经历应激事件后可能出现行为的改变,如生活懒散、社交活动明显减少、回避退缩、敌对攻击行为等。
三、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应激反应?
1.有效的沟通:家长和孩子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善于倾听,给与孩子积极的反馈,增进和孩子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其的关爱与支持,在沟通中给与正确的引导。除父母以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家人、朋友建立沟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2.科学防护:教会孩子自我防护的方法,学习有关的防护知识,对于防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应激反应。
3.接纳情绪:告诉孩子出现的焦虑、抑郁这些负性的情绪都是一些正常的心理反应,学会接纳这些负性的情绪,允许这种情绪的发生,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的情绪,如倾诉、运动、听音乐等。
4.转移注意力:鼓励孩子尽量把生活安排的充实一些,闲暇的时间投入到兴趣爱好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多多关注积极的情绪状态。
5.回归正常的生活方式:重大的事件如此次疫情突发对人们原本的生活、学习带来较大的冲突,使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变得混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习惯,例如每天日常的学习活动。
若孩子持续处于应激状态下,或因长时间的焦虑、抑郁情绪而受困扰,在家长的帮助或尝试自我调整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