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子?娃儿要做气管镜?
2023-11-17 09:41:55小儿内科一病区
最近,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血液专科又忙得心慌,接诊了好多肺炎的娃娃,8岁的丁丁(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丁丁最开始就是有点点发烧和咳嗽,吃饭睡觉都是正常的,爸妈就当平常感冒整了,给娃儿吃了点感冒药。过了三天都没好,又去诊所看了,打了针吃了药,但还不见好转,症状还加重了,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也变急促了。
于是爸妈带丁丁到省妇幼就诊,医生判断是肺部问题,赶忙做了胸部CT,片子上发现“右肺大部分实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需要吸氧等治疗,凭着医生丰富的经验判定,娃儿气管腔可能存在大量痰栓阻塞,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将这些痰栓灌洗出来。经过治疗,丁丁病情好转,很快就出院了。
那么家长开始提问题来了,
1、什么是支气管镜?
我们常说的支气管镜是一根带有镜头的、连接显示屏幕的、可弯曲的“管子”,整体形态与胃镜类似,但更短更细。医生将此“管子”经患儿鼻腔或者口腔伸入咽喉部,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不仅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气道内的病变,还可以通过超声小探头等辅助设备探查到肺内的病变,并结合配套的相关器械,完成活检、痰液吸除收集、烧灼止血等操作,是医师明确疾病性质的“慧眼”。
2、什么样的患者应该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肺部CT虽然已经广泛应用,但对于很多疾病来说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支气管镜却能够将病变“直观化”,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各个方面::(1)可疑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内肿瘤性病变,需要取活检明确病理分型、确定临床分期。(2)不明原因咯血的患者,即使肺CT未见明显异常,仍然推荐进行支气管镜检查。(3)免疫功能受损(如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病变反复不愈的肺部感染患者。(4)临床上难以解释、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患者。(5)肺内弥漫性病变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6)可疑气管支气管狭窄、肺不张、异物、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3、什么样的患者不能做支气管镜检查
儿科支气管镜术的禁忌证多取决于术者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设备条件。其相对禁忌证:(1)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2)严重心律紊乱:心房、心室颤动及扑动,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3)高热:持续高热而又亟需行支气管镜术者,可将其体温降至 38.5°C 以下再行手术,以防高热惊厥;(4)活动性大咯血者;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及可能诱发大咯血者等;(5)严重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
4、做支气管镜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在做检查之前,需要做的准备还是很多的。比如:(1)确定检查意愿前,患儿家属需要和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支气管镜检查的基本过程,消除恐惧感及紧张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一定要完善血常规、血型、血凝,乙型、丙型肝炎抗体,艾滋、梅毒抗体、心电图等检查。(3)根据食物在胃内被排空的时间长短,制定不同的禁食时间。包括轻饮料2h,母乳4h,牛奶、配方奶、淀粉类固体食物6h,脂肪类固体食物8h。婴儿及新生儿因糖原储备少,禁食2h后可在病房内静脉输注含糖液体,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和脱水。(4)如果患儿牙齿有松动,也要告知医生并做好固定措施,防止牙齿掉入气道造成窒息。
5、做支气管镜检查会痛吗
镇静和(或)麻醉技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也就是大众常说的“无痛支气管镜”。简单来说,就是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静脉使用丙泊酚、咪达唑仑等全身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短暂睡眠过程中完成支气管镜操作,检查结束后迅速醒来,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不适感受。
6、支气管镜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结束后,及时给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吸氧、雾化吸入。患者往往会说“我嗓子很不舒服,现在能喝点水吗?”回答是“不行“”。这是因为在检查前及过程中使用了声门局部麻醉,在操作结束后,声门闭合及吞咽功能尚未恢复,咽部会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和麻木感,立即饮水或进食有可能引起呛咳,导致吸入性肺部感染。所以,在支气管镜检查后应该禁止饮食,2 小时后尝试少量饮水,没有呛咳等不适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一种应用多年的常规检查手段,大可不必“谈镜色变”。如果确实有需要,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一步步进行就好啦!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指南(2018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年7月第33卷第13期.
[2]张喜凤,汪振莹,杨丽昆,等. 甲泼尼龙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23,50(14):69-71
咨询电话:
省妇幼晋阳院区住院部:5号楼11楼(电话028-65978619,65978618)
门诊:1号楼3楼(电话:028-65978191)
省妇幼天府院区病区电话:028-60671904,6067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