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输液时总有人“哎哟喂”?这些反应要警惕,科学解读输液安全!

2025-05-27 15:07:54小儿内科天府病区(内设儿童血液/肿瘤专科)

      不就是输个液嘛,这我还能不知道?!

  可现实是——“这液体怎么不滴啦?”“呀!这怎么回血啦?”“护士快来啊,我孩子怎么手肿了啊?”“护士!输液管子里有气泡怎么办?”

  你在陪孩子输液过程中常常发出这些疑问吗?那就来看看怎么应对吧!

  1、溶液不滴

  -可能原因:输液管路打折、针头移位、堵塞或血管痉挛。

  -处理:先理顺输液管路,调整手部姿势,如果还不滴及时呼叫护士处理。

  2、穿刺部位疼痛或伴肿胀

  -可能原因:药液漏入皮下。

  -处理:立即关闭流量调节器,及时呼叫护士处理。

  3、血液回流-可能原因:穿刺部位过高或液体放置过低。-处理:短时间的回血,可以放低穿刺部位或提高液体放置高度;长时间大量的回血请关闭输液阀门,及时呼叫护士处理。

  4、输液过程中有气泡

  -若气泡出现在茂菲滴管上方或位于茂菲滴管内,通常不影响,可轻弹滴管让气泡上浮至液面。

  -若气泡位于滴管下方的输液管中,需立即关闭流量调节器,通知护士处理。

  如果气泡已经输入体内:

  -少量气泡通常可被血液吸收,无需过度恐慌,小气泡在0.2ml/kg/min时可测出,虽不引起生理紊乱,但需告知护士[1]。

  -大量气泡(>2ml/kg/min,也就是体重为10Kg的儿童一分钟内进入体内的气体大于20ml):需紧急处理,立即关闭流量调节器,通知护士处理[1]。

  请注意!!

  1、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输液速度是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设定的,不要自行随意调节,以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增加心脏负担或引发静脉炎等[2]。

  2、关注身体反应:如果在输液过程中感觉穿刺部位有疼痛、灼热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3、输液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勿自行处理,避免延误处理。

  4、针对儿童监护: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尤其是意识不清或表达能力弱的人群。

  5、过敏史告知:如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务必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孩子打了留置针,我该注意些什么呢?

  1、预防堵管

  堵管会影响输液效果,可能需要重新穿刺。

  -日常注意:尽量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尤其是穿刺侧肢体,防止留置针因肢体活动而移位、扭曲,也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堵塞针头。如果需要活动,动作要轻柔。告知患者在输液间歇期,不要随意自行调节肝素帽或夹子,以免影响封管效果。

  2、预防感染

  -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如果不小心弄湿,应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不要随意触摸穿刺部位或撕开胶布,防止细菌侵入。

  3、避免受压:-提醒患者睡眠时不要压迫留置针所在肢体,避免因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留置针堵塞或局部组织损伤。

      4、日常观察要点: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出现以下症状均要拔除[3]。

  5、若出现意外拔管,不要紧张,请用创可贴按压穿刺点3-5分钟,不出血即可。6、针的保留时间:留置针一般可以保留3 - 5天,具体时间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4]。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感染、堵管等,可能需要提前拔除。7、配合医护:在护士进行留置针护理或输液操作时,要积极配合,保持穿刺部位处于低处,避免血液回流等。

  参考文献:

  [1]杨锦媚,翟仁娟,李桂萍,等.消除静脉推注中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42-43.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2.07.027.

  [2]夏天,钱晓薇,葛佳婧.儿童输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构建[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12):136-138. DOI:10.11997/nitcwm.202412041.

  [3]易欣,王桂兰.儿童手部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4):119-121.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11.050.

  [4]刘立翡,叶小莉,李红.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5(2):161-163. DOI:10.3969/j.issn.2096-0417.2025.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