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胚胎评分
2024-07-19 16:04:16生殖医学中心
这大概是发生在生殖医学中心诊室最常听到的对话,也是专属于生殖医学中心所特有的对话了吧:
卵妹儿:医生,医生,我有几个胚胎,长得好不,可以用吗?
医生:你有两个卵裂胚,分别是8细胞Ⅰ级和一个7细胞Ⅱ级的胚胎,是优胚哈,可以用的。
对于医生这样的回答,卵妹儿和金哥如同很多患者一样,一下就懵了,简直一头雾水,听不懂啊,这未免也太专业了吧,今天就来手把手教您如何看懂胚胎评分,有需要者请自学起来哟!
胚胎的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第0天。然后正常的受精卵进一步分裂发育,第1-3天的胚胎称为卵裂期胚胎(简称卵裂胚);发育到第5-6天的胚胎,少数会观察到第7天,我们称之为囊胚。对它们的评分是试管助孕过程中比较关注的一个指标,目前仍将传统的胚胎形态学指标作为主要评级参数或标准。
卵裂期胚胎评分
卵裂胚示意图
卵裂期胚胎评分主要是从细胞数目、卵裂球的均匀程度以及碎片率三个方面来评分。
细胞数目:正常情况下,胚胎生长到第3天应该具有8个细胞。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胚胎发育快慢不一,一般认为具有7-9个细胞的胚胎都会考虑评为优胚。
卵裂球的均一度:指的是胚胎中细胞的大小是否一致,形状是否相似对称。
胚胎碎片:碎片是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从受精卵或是早期胚胎中排出的由细胞膜包裹的、没有细胞核的胞浆结构。这些胞浆结构含有或不含有细胞器,呈大小不一的圆球形/椭圆球形/不规则形。综合以上进行评级:
I级:碎片<10%,细胞大小与发育阶段相符,细胞大小均匀,无多核现象;
II级:碎片含量为 10%~25%,多数细胞的大小与发育阶段相符,大部分细胞相对均匀,没有多核的证据;
III级:大量碎片 25%~50%,细胞大小与发育阶段不相符,可有多核现象;
IV级:胚胎内碎片>50%。
卵裂期胚胎评分=细胞数+胚胎级别评分,我们通常将I级和II级的胚胎称为优质胚胎,III级以上的胚胎称为可利用胚胎。
囊胚期胚胎评分
与卵裂期胚胎的评分方法不同,培养到第5-6天的囊胚主要是由囊胚腔、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组成。目前我们采用细化的扩张期囊胚形态学评分标准,根据发育阶段和内细胞团及滋养层细胞对囊胚进行质量评定。
囊胚示意图
囊胚腔的扩张程度
根据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分为6期,2期以上最佳。
1期:早期囊胚,囊胚腔小于囊胚总体积的一半;
2期:囊胚,囊胚腔大于囊胚总体积的一半;
3期:完全囊胚,囊胚腔占据了整个囊胚;
4期:扩展囊胚,囊胚腔完全充满胚胎,总体积变大,透明带变薄;
5期:孵化囊胚,囊胚的一部分正从透明带中孵出;
6期:孵出囊胚,囊胚完全从透明带中孵出。
3-6期内细胞团分级
A级:细胞数量多,紧致且融合,形态规则(4~6期囊胚直径>60µm);
B级:细胞数量尚可,但细胞间连接较松散、形态不规则(4~6期囊胚直径>60µm);
C级:细胞数极少,细胞团小或不明显,部分细胞出现退化或凋亡现象;
D级:不可见任何ICM样细胞团或完全退化。
3-6期滋养层分级
A级:沿囊胚“赤道面”分布的细胞数较多,排列致密,大小均匀,在囊胚底面全部形态清晰,大多数可见细胞核(4期囊胚赤道面细胞数>15个);
B级:沿囊胚“赤道面”分布的细胞数尚可,排列相对松散,大小欠均匀,在囊胚底面的部分细胞形态清晰,部分可见细胞核4期囊胚赤道面细胞数8~15个);
C级:沿囊胚“赤道面”分布的细胞数尚可,排列相对松散,大小欠均匀,在囊胚底面的部分细胞形态清晰,部分可见细胞核(4期囊胚赤道面细胞数8~15个)。
囊胚期胚胎评分=发育阶段+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
我们将第5日或第6日≥3期评级为AA、AB、BA、BB的胚胎称为优质囊胚;CC以上的胚胎均为可利用囊胚。
总的来说,目前的形态学评估法,就是通过胚胎的“颜值”来评定胚胎等级,通常外观漂亮、生长速度正常的胚胎相对评分较高。通过这些评分标准,医生可以评估胚胎的发育质量,并选择最适合移植的胚胎,一般相对评分较高的胚胎,拥有更理想的试管婴儿成功率。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外观最漂亮的胚胎成功率一定100%,不乖的胚胎,成功率就为0%。因为在等级较低的胚胎中,不乏“黑马”胚胎,也拥有不错的发育潜能。所以,即便胚胎等级不那么理想,但只要是可利用的胚胎,均不要放弃,在医护和患者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大家都能顺利好孕的!
参考文献:
[1] 人类卵裂期胚胎及囊胚形态学评价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2,42(12) : 1218-1225.
[2] Lundin K, AhlstrÖm A. Quality control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mbryo morphology scoring and viability markers[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5, 31(4): 459-471
[3] ESHR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Embryology and Alpha Scientist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e Vienna consensus: report of an expert mee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laborato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7, 35(5): 494-510.
[4] Alpha Scientist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ESHRES 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Embryology. The Istanbul consensus workshop on embryo assessment: proceedings of an expert meeting[J]. Human Reproduction,2011,22(6):632-646.
[5] 康亚男, 刘冬娥. 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碎片形成原因及其处理[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28(01):73-75.
作者介绍:
硕士研究生,生殖医学中心
参与厅局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要从事辅助生殖技术胚胎实验室及男科实验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