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标识:让手术更安全,让患者更放心

2023-10-24 15:32:53住院手术室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修复损伤、重建形态或功能、移植器官等。但是,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部位错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有约23万例因手术部位错误而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残的事件发生。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手术部位错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要遵循一些规范和流程,以保证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手术部位标识。那什么是手术部位标识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手术前,手术医师对患者要进行手术的部位做一个明显的标记,以便在手术过程中确认和核对。这样就可以防止在涉及左右侧、多重结构、多节段或非正常解剖部位的手术中发生混淆或错误。

为了规范和统一手术部位标识的方法和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手术部位标识标准2023》,并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关于手术部位标识的专业标准,对开展手术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手术部位标识标准2023》具体规定了哪些内容呢?

1.手术部位标识的原则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2023》规定了五个基本原则:

· 主刀医师对确保在正确的手术部位进行手术负最终责任。

· 患者和/或家属、授权委托人、监护人宜参与标识。

· 患者由接送人员转运到手术室前,病房护士核实,应标识而未标识的患者不能转运,核对正确后送达手术室交接区。在交接区手术室护理人员再次核对并确认标识情况。在手术室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遵循三方核查制度。

· 涉及左右侧的器官(如:左右侧的眼、耳、鼻腔、胸壁、肺、肾、附件等)、多重结构(如四肢、足趾、关节等)和多节段部位(如脊柱等)以及非正常解剖部位的器官或组织的手术,在患者身体的相应位置分别进行标识。脊柱手术可在影像资料上标记具体的脊柱段。

· 患者消毒前,手术部位标识应清晰可见。

2.由谁来标识?

· 主刀医师。

· 由主刀医师授权执行手术部位标识的手术医师。

3.在什么时间进行标识?

· 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需完成手术标识。

4.用什么工具进行标识?

· 一般手术患者:使用外科手术皮肤记号笔即可。

· 新生儿等易产生色素沉着的患者或部位:宜用不产生色素沉着的外科手术皮肤记号笔。

5.标识的方式有哪些?

· 体表标识:在手术部位上以“○”标识,直径≥3cm。

· 书面标识:在“书面标识确认图”中相应的手术部位以“○”标识,并签字存档保管。

· 影像标识:在影像中相应的手术部位以“○”标识,并留存记录。

在临床中,手术医师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标识方式。例如:

· 一般手术、脊柱手术、眼科手术、口腔手术等采用体表标识。

· 皮肤状况不适宜标识或患者拒绝做手术部位的皮肤标识、标识可能影响患者美观、标识部位在解剖学上是不可行的等情况采用书面标识。

· 脊柱手术等需要影像资料辅助定位的情况采用影像标识。

6.那是不是每一个手术都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识呢?

答案当然不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不做手术标识。比如:

· 需紧急抢救手术时;

· 单孔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消化道内镜、支气管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 开放性骨折、损伤;

· 经人体自然腔道(阴道、尿道、直肠等)的手术;

· 心脑血管介入;

· 唯一正中的器官或组织。

手术部位标识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它可以帮助您和医务人员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风险,让手术更安全、更顺利。如果你是一名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请您务必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手术部位标识标准2023》进行手术部位标识。这不仅是对您自己负责,也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衷心祝愿您手术成功,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手术部位标识标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