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病日——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
2021-05-28 14:39:50成人重症医学专科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
目前全世界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肾脏疾病慢性肾病(CKD),每年造成至少240万人死亡,是增长最快的第六大死因。如何预防肾脏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肾脏,让肾更健康呢?
人体中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浅窝中。左肾较右肾略大。肾脏的主要结构为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
肾脏的作用?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什么是肾脏病?
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等。
慢性肾脏病定义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
慢性肾脏病包括多种疾病,目前我国的常见肾脏病有: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随着当今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水涨船高。人群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血肌酐(Scr)作为衡量肾功能的指标,以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慢性肾脏病分期的参考指标。
慢性肾脏病多起病隐匿,大多数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特异性的症状,因此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当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时,往往为肾脏受损的“预警”信号,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就诊。
1.水肿: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水肿多见,严重时涉及下肢及全身。
2.血压升高:可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
3.腰痛:部分患者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
4.贫血:肾性贫血患者可有非特异性的各系统症状。
5.尿量异常:无论尿量增多还是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多尿往往是肾脏病的信号。
6.尿性状改变:尿色发红或尿中泡沫多,往往提示肾病可能。
没有肾病的人群,要做好预防:
1、清淡饮食。
2、平衡膳食。
3、多饮水、不憋尿。
4、合理运动,控制体重。
5、戒烟限酒。
6、拒绝熬夜。
7、避免感冒。
8、不随意乱服用药物。
9、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尤其对于高危人群)。
哪些是高危人群呢?
对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重在延缓或逆转慢性肾病的进展,以期尽最大可能保护受损肾脏。尤其应当注意:
1、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
2、低蛋白饮食,同时防止营养不良。
3、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4、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5、坚持治疗和随访。
为了使更多的人群得到专科医师指导,并提高广大群众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内科门诊长期开放咨询。
内科门诊:周一、五、六全天,周二、三、四、日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