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强”在哪里?
2025-07-03 09:49:40放射科
CT是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缩写,是一种无创的医疗检查,使用专门的X线设备生成断层图像,可详细展示物体内部如人体器官、骨骼、软组织和血管的结构。每张断层图像代表被扫描物体的一个切面,就像面包的切片。
平扫CT的用途,主要集中在粗筛“有无”病灶,如果把平扫CT看作 “透视眼” ,那么增强CT就是 “放大镜” 。如果平扫CT显示不清,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病灶,则需要增强CT.
那么,CT增强的“强”到底强在哪里呢?
1. 强在“血管显影”
血管结构一目了然:通过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血管(尤其是动脉)呈现高密度,可清晰显示:
动脉狭窄/扩张(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栓或栓塞(如肺栓塞、脑梗死的责任血管)
肿瘤供血血管(如肝癌的“快进快出”特征)
CTA(CT血管造影):可三维重建血管,替代部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 强在“肿瘤检出”
提高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对比:
恶性肿瘤通常血供丰富,增强后明显强化(如肝癌、肺癌)。
良性病变(如囊肿)无血供,不强化,从而明确鉴别。
判断肿瘤分期:通过强化模式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如胰腺癌是否包绕血管)。
3.强在“炎症/感染定位”
脓肿、蜂窝织炎等感染灶因血供增加而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更清晰。
例如:肝脓肿的“环形强化”、肺炎旁胸腔积液的鉴别。
4.强在“速度与效率”
快速扫描:一次增强CT仅需几秒,适合急诊(如外伤后内脏出血、卒中)。
一次扫描多信息:可通过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多期扫描)动态观察病变血流变化。
5.强在“性价比”
比MRI普及率高、费用低,尤其在基层医院即可完成。
对肺部、骨骼病变的显示仍优于MRI(如肺小结节、骨折)。
那么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做增强CT?
1.平扫发现了病变,尤其是占位性病变,难以明确病灶性质。
2.临床怀疑有病变,但是平扫没有发现。
3.已经确认了是恶性肿瘤要进行分期分级,更准确的判断病变范围。
4.术前评估。
5.治疗随访。
那么CT增强注射“药水”是否有害?会在体内残留多久?
目前CT使用的对比剂最主要成分是碘,为非离子型碘剂,安全性较前已大大提高。
最常见的是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局部荨麻疹、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一般可不治而愈,无后遗症。
有极少数会出现重度不良反应:低血压性休克、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等,CT检查室内都配备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抢救措施。
最后对比剂在体内经过循环后,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给药4小时后,碘对比剂的排泄率达到75%;给药24小时,排泄率达到98%,所以做完检查以后,要多喝水, 以促进对比剂随尿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