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超声科
2023-08-29 14:58:22科技教育部
一、科室概况和人才队伍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成立于1998年,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综合实力雄厚、服务优质的专业队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科室,2020年获批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科室共有53名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3人、初级医师8人、护士2人,技师2人,医助16人。其中硕士10名,在读博士2名,本科25名;科内一级专家1名、二级专家1名、三级专家1名、四级专家4名,有高校教师资格1名。
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及主要成员介绍
杨家翔,主任医师,一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现任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中心首席专家。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了《中国医师超声产前检查指南》的制定,《胎儿畸形产前超声与病理解剖图谱》、《四川省超声医学质控手册》等编写,参与了《超声诊断学-妇科及产科》第4版、《早期妊娠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的编译,参与了《不孕症“一站式”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专家共识》的撰写。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及国家级横向课题。
赵婧,主任医师,二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成员,现任超声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产前诊断(筛查)技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两癌”筛查专业组成员。完成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四项,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成都市卫健委课题1项;参与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和国家级横向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SCI6篇。
白艳,主任医师,三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成员,现任超声科副主任。参与国家自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参编专业著作《超声心脏电生理》、《超声心脏力学-基础与临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在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庆新桥医院进修学习。
何冠南,主任医师,四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成员,现任超声科副主任,超声科、功能检查科联合党支部书记,规培教学主任。美国霍华德大学附属医院母胎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主持并参与完成科研课题多项,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参与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和国家级横向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SCI4篇,参编著作《早期妊娠胎儿畸形超声诊断》、《正常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超声解剖图谱》等。
石涛,主任医师,四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成员,四川省产前诊断(筛查)技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两癌”筛查专业组成员。
张春莉,副主任医师,四级专家,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要成员,美国杰斐逊大学医院超声研究所访问学者,四川省两癌筛查专家库专家。擅长血管、腹部及浅表器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工作,擅长乳腺容积超声诊断。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
科室多人先后赴美国、新加坡、罗马、澳大利亚、德国等地进修、交流学习。超声科多位专家分别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超声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委员、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超声医学分会侯任主委,四川省医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第四届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三、医疗技术水平
超声科是最早在四川省开展胎儿规范化检查及系统筛查的单位之一,2002年率先在四川省内开展产前系统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11-13+6周胎儿筛查;2008年批准为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之一,承担全省超声产前诊断技术培训,承担全省产前疑难疾病的诊断。
科室设有母胎医学组、妇科组、成人综合组、儿童综合组4个专业组,开展了50余项超声检查项目,特色服务有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超声心动图、NT筛查、妇科超声、儿科超声、心脏超声、血管超声、盆底超声、新生儿颅脑超声、新生儿肺超声、宫腔及输卵管超声造影、子宫静脉造影以及乳腺、甲状腺超声造影,介入穿刺定位术等。
目前科室拥有国内外高中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十余台。
四、科研及教学情况
超声科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逾百篇,SCI论文发表十余篇,主持厅级研科研课题4项,开展四川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
我院超声科从2014年至今超声科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从2018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
接受了来自省内各级医院的数百名进修人员;作为“四川省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产前超声)项目”培训单位之一,已培训完成12批次的人员培训。
五、科室文化
科室将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竭诚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温馨的服务。
六、联系方式
1号楼3层(电话:6597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