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儿童保健科

2023-09-05 17:10:49科技教育部

一、科室概况和人才队伍:

1、研究方向

(1)早产儿管理

本研究组目前已建立了早产儿出生队列旨在通过指导早产儿0-3岁营养与喂养指导、定期生长发育监测、微量营养素的监测、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与干预、ROP筛查、监测骨代谢指标与维生素K水平、眼保健、亲子活动等多方面的系统管理,探讨全省早产儿系统管理模式,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为逐步建立全省早产儿系统管理网络,双向转诊,建立一种以社区、家庭为中心、依托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优化医疗资源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维生素K与儿童骨代谢相关研究

本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开展儿童营养专科门诊,门诊量约6000人次/年,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儿童维生素K与骨代谢相关性研究》。通过0-18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定期生长发育监测、血常规、25(OH)D3、碱性磷酸酶、血钙、磷检查、双能骨密度检查来监测骨代谢指标与维生素K水平、探讨维生素K与儿童骨代谢的相关性。同时与四川省24家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协作单位同时进行了多中心的调查与课题研究。

3)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共患病研究

我科于2016年开始建立四川省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网络,力图为提高我省儿童保健、儿童发育行为等相关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同时获取我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等,并获批3项科研课题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孤独症儿童的检出率及其共患病的发生情况;同时多学科的诊疗亦对孤独症的诊断、儿童个体化治疗有着重在的意义,故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逐步深入开展基因诊疗、及生物医学方面的调查。

2、科室基本情况

全省首家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妇幼保健院协会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基地。在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7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1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门诊量10万余人次。在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与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治等领域居于国内内领先水平。儿童保健科率先在全省开设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口腔功能评估、喂养困难早期干预等。在新生儿保健、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等领域特色优势明显。作为全省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在儿童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促进、高危儿管理以及处理疑难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了对全省的引领示范作用。每年接受全省转诊约3000人次。

3、学科带头人及主要成员的姓名、职称、主要工作和研究经历及科研成果

学科带头人王红,主任医师,成都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四川省卫健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等。四川省医师协会青春期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健康科普专家。1989年毕业至今,从事新生儿、儿科、儿童保健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主持国家卫健委科研课题一项,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五项,承担卫生部妇幼保健中心横向课题研究多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的中国妇幼保健中心的《儿童睡眠模式及相关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和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国妇幼健康科技技术二等奖。在保健、临床、科研、教学、基层业务指导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做为项目负责人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数期。

赵梓伶,博士,副研究员,四川省卫健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妇幼健康管理部部长,成都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妇幼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妇幼卫生信息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委,主持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课题1项,厅局级等课题4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主要研究成员)。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SCI共3篇,核心期刊多篇。主编《儿童营养不良管理与健康促进策略》等共4部。主持的《四川省母婴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二等奖。

李薇,主任医师,硕士,成都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儿保科副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孤独症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防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儿童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组委员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儿童保健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儿童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育迟缓、等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诊治。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承担卫生部妇幼保健中心横向课题多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余篇。

冉域辰,主任医师,硕士,现任儿保科副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孤独症防治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优生托育协会儿童生长与特殊食品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从事儿童保健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发育迟缓、孤独症、抽动症,生长发育障碍等疾病的诊治。主持科研课题3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二、医疗技术水平:

科室开设儿童普通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发育行为儿科、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干预康复等多个特色亚专科,进行高危儿系统随访与早期干预、营养代谢性疾病防治、发育性行为问题疾病的筛查与干预等临床工作。在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与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治等领域居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儿童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促进、高危儿管理、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等领域特色优势明显。科室不断探索适合全省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专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21年全年门诊量10余万人次。

科室设施设备先进,配置有母乳成分分析仪、双能骨密度检测仪、IVA测试系统(注意力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人体成分分析仪 、经颅磁治疗仪等,开展了格里菲斯认知发育评估(Griffiths)、PEP-3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TIMP(婴儿运动表现测试)、韦氏智力量表(第四版)等多种心理行为发育和认知能力评估方法。

三、科研及教学情况: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20项,核心期刊文章30篇,其中参加的中国妇幼保健中心的《儿童睡眠模式及相关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和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国妇幼健康科技技术二等奖。

成都医学院儿童保健学教研室,承担成都医学院《儿童保健学》、《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本科理论教学和实习工作。

作为全省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通过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网站、各种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方式,向省内外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及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推广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常年选派业务骨干到地、市、州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帮扶及业务指导,充分发挥了对全省儿童保健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科室文化:

科室秉承“关爱儿童,呵护健康”的理念,竭诚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的、个体化的儿童保健服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五、联系方式:

晋阳院区:成都市武侯区沙堰西二街290号

住院部:5号楼10楼(电话:028-65978601; 028-65978602;)天府院区:成都市双流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内岐黄二路1515号

门诊二楼C区(电话:028-6067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