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驱蚊指南|当 “嗡嗡军团” 遇上准妈妈,这份科学防蚊攻略请码住!
2025-05-31 11:54:33临床药学科
夏天到了,新晋孕妈发现耳边 “嗡嗡” 声愈发如影随形,蚊子像开启了“精准制导”直奔孕肚而来。这一刻,孕妈的内心 OS 估计是:这届蚊子怎么这么不讲武德?!确实孕妇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比常人高出1.5倍,这可不是因为突然变得甜美可人,而是孕期体温升高(平均高出0.5℃)和每一次深呼吸都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些都是蚊子最爱的“导航信号”,怪不得她们成了“蚊子团宠”。
但问题来了:想驱蚊,又看到各种产品标签写着“孕妇慎用”;想保护自己,又担心宝宝安危……别慌,这篇文章何药师就带你逐步拆解孕期驱蚊的安全指南,帮你科学选对产品,轻松应对夏日蚊虫战役!
一、首选物理防蚊:简约而不简单的“人防战术”
ü穿着防护:外出时建议选择浅色、宽松的长袖长裤。深色衣物因吸热性强,容易成为蚊子的 “定位目标”,而浅色面料不仅能反射热量、降低体感温度,还能减少蚊虫的主动趋近。
ü蚊帐防护:睡觉时使用蚊帐是零化学干预的安全之选。细密网眼既能有效阻隔蚊虫侵入,又能保持空气流通,
ü环境管理:安装纱窗、清理积水,减少蚊虫滋生。
二、化学驱蚊产品怎么选?“主动击杀” vs “被动防守”
(一)主动击杀派:电蚊香液、电蚊香片等
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浓度一般在0.3%~3%之间。这类成分通过干扰蚊子的神经系统使其“麻醉晕厥”。但对孕妇而言,其安全性仍需谨慎评估:
1.安全性争议:低毒≠无风险
①官方标准与潜在风险的平衡
l拟除虫菊酯在我国属于低毒或微毒农药,美国 FDA 将其列为孕妇用药 B 级。
l但动物研究显示:该类成分具有强脂溶性,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神经系统,可能导致其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②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警示
2023 年我国一项母婴队列研究发现:孕早期即使低剂量接触拟除虫菊酯,也可能导致儿童 2 岁时神经发育评分下降,增加神经发育迟缓风险。这项研究虽然是通过检测孕妇尿液中代谢产物确认暴露,但未明确具体接触源(如环境农药残留等),仍需对驱蚊场景中的暴露量保持警惕。
2.若必须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的驱蚊产品(如电蚊香液、电蚊片),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l避免整晚使用:尤其在通风不良的卧室,防止长时间吸入。
l提前开启,睡前关闭:例如晚餐前开启设备,睡前 1~2 小时关闭,并充分开窗通风。
(二)被动防守派:防蚊喷雾、驱蚊水等
这些产品不会“杀蚊”,但会“防蚊”——通过喷涂在皮肤或衣物上,干扰蚊子嗅觉使其无法“定位”你。常见的孕期可用的成分包括:
(1)避蚊胺(DEET)
避蚊胺作为经典驱蚊成分,在驱蚊产品中应用广泛。其在驱蚊水中的浓度通常为 10%~35%,一般来说,浓度越高,有效防护时间越长。例如,含 10% 避蚊胺的产品,大约可提供2小时的有效防护。
关于避蚊胺的安全性,目前科学界已有明确结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儿科学会(AAP)均指出,2 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可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孕期正常使用避蚊胺不会增加孕妈妈神经系统、胃肠道或皮肤的不良反应风险,不会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使用提示:
l孕妈可用,但浓度不要超过30%,避免皮肤刺激。
l用后及时洗手,避免揉眼鼻口。
(2)派卡瑞丁(Picaridin)
它是避蚊胺的 “平替选手”,安全性同样在线,对皮肤刺激小,很适合敏感肌肤的孕妈。它能有效驱赶多种蚊虫,且有效时长与避蚊胺相当。10%~20%浓度效果最佳。
(3)柠檬桉叶油(OLE)
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成分,散发的独特气味能达到驱虫效果。孕期使用安全性较好。然而天然驱蚊剂的有效时长普遍较短,需要多次补涂,更适合蚊子较少的环境。
✅注意事项:
柠檬桉叶油中含有香茅醛等成分,可能引起过敏,使用前建议先在小面积皮肤上做过敏测试。
三、这些“驱蚊神器”,孕妈请绕道!
1. 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手环:即便含有有效驱蚊成分,但起效的范围很小,驱蚊效果有限。
2. 传统盘式蚊香:燃烧释放烟雾,可能含苯、多环芳香烃等有害物,加上室内空气流通差,且孕期需氧量增加,容易造成孕妇头晕,胸闷等症状,因此不推荐。
最后总结:孕妈驱蚊,有章可循!
类型 | 推荐程度 | 安全建议 |
蚊帐、纱窗、穿长袖 | ✅ 首选 | 安全无毒 |
电蚊香片/液(拟除虫菊酯) |
| 通风好,勿整晚使用 |
避蚊胺(DEET) | ✅ 推荐 | ≤30%,适量使用 |
派卡瑞丁(Picaridin) | ✅ 推荐 | 敏感肌友好 |
柠檬桉叶油(OLE) | ✅ 有条件推荐 | 需做过敏测试 |
盘香 | ❌ 不推荐 | 烟雾污染、刺激强 |
驱蚊手环/贴 | ❌ 不推荐 | 效果有限 |
四、万一中招了怎么办?科学止痒比“抓狂”更有效!
被蚊子叮了后千万别挠,越挠越痒,严重还可能感染。推荐如下方式:
①冷敷降温:用干净的湿毛巾冷敷局部。
②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③严重红肿或过敏: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孕期驱蚊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就能轻松应对。从“物理防蚊”到“化学护体”,再到“科学止痒”,使用时建议遵循产品说明书推荐用量,若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孕妈们就能舒舒服服过个安稳夏天,静候小天使的到来啦!
参考文献
1.齐志业, 宋肖肖, 肖霞, 等. 农村妇女孕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3) : 270-279.
2.Prevent MosquitoBites.https://www.cdc.gov/mosquitoes/mosquito-bites/prevent-mosquito-bites.html.
3.Uptodate: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叮咬.